专业选择
把立德树人融入资助工作全过程

2021-09-23 来源:《中国教育报》   

30年前,一张名为《我要上学》的图片震撼了国人。年仅8岁的苏明娟因此成为“希望工程”的代言人,命运也被改写。30年后,在社会各界的资助下,苏明娟顺利考上大学、完成学业,工作后,她成为了捐资助学者。不得不说的是,苏明娟与“希望工程”的故事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尚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助学政策体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希望工程”应运而生,成为我国社会参与最广泛、最富影响力的公益事业之一。30多年来,类似苏明娟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它彰显了爱的力量,也见证了教育的伟力。   但今非昔比,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连续9年保持在4%以上,教育经费投入有了坚实的保障。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大为改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健全,“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大大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现了“三个全覆盖”,从制度上保障了每一个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在高等教育领域,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自1999年开始实施,目前已累计发放助学贷款3000多亿元,共资助1500多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在日前,教育部等四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通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助学贷款额度。从这些与时俱进的细节中,我们可以真切地听到助学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时代进步、教育发展的声音。   

如果说,30年前“希望工程”等资助项目所发挥的是兜底功能,是努力确保适龄学生有学上,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学,那么,今天,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助学政策体系已经十分完善。所不同的是,面对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主题、新目标,面对人民群众对更加公平更加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助学政策体系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体现更高的育人价值。   在后扶贫时代,这就体现在助学政策不仅要立足于兜底保基本的职能,更要提高资助的精准度和人文温度。要科学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标准,准确把握“助”与“不助”的关系,要改进和完善资金分配和发放方式,优化助学资金分配比例,注重向农村地区、民族地区、特困群体和特殊专业倾斜,确保庞大的助学资金花在刀刃上,花出效益、花出温度。   这还进一步要求强化资助育人的理念,构建资助育人质量体系,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学生资助工作全过程,努力回答新时代资助工作的时代之问。   

强化资助育人,关键在于夯实保障型资助的同时,探索完善发展型资助。学生资助不仅是帮助学生解决经济困难,顺利完成学业,更要在身心发展、道德品质培养、学业帮扶、就业指导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要持续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格养成、素质培育、精神追求等方面发力。要努力实现“扶困”与“扶智”“扶志”相促进,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着力培养困难学生发展性能力。要引导受助者,完善人格、向美而行,像苏明娟们一样,从“受助者”变成主动传递爱心、担当社会责任的“助人者”。   

强化资助育人,还要善于发挥学生资助的“奖优引领”功能。要探索项目化资助模式,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有针对性的资助政策,引导青年学子们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理想,心怀“国之大者”,主动对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把自己锻造成才,在回报社会、报效祖国中绽放青春光彩。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