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选择
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的生命

来源:《党建研究》2021年第9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的生命,也是我们党能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法宝。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也反复证明,加强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我们党自身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党的建设的一条重要规律。

  一、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属性

  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重要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建党原则。

  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特征。马克思强调了团结和联合的重要性,指出“每个国家的工人运动的成功只能靠团结和联合的力量来保证”。列宁指出,无产阶级所以能够成为而且必然会成为不可战胜的力量,就是因为它根据马克思主义原则形成的思想一致是用组织的物质统一来巩固的,这个组织把千百万劳动者团结成一支工人阶级的大军。中国共产党能够成为世界上最大政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团结和集中统一看作生命一样重要,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应当“团结全党同志如同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样,如同一块坚固的钢铁一样”。

  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不是简单的和气、平衡,而是基于共同理想、组织原则和纪律约束的更高层次的团结统一。党内团结建立在共同思想基础上。工人阶级政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世界观,这是每个党员在观点、立场、方法上与党保持一致的基础,也是党员在政治上、组织上、行动上和党保持统一的基础。党的七届四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明确指出:“党的团结必须是也只能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的团结。”党内团结建立在共同政治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是为了同一个初心使命走在一起的。共同的奋斗目标是全体党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动力,也是指引党员团结起来、接续奋斗的旗帜和方向。党内团结建立在严密的组织性基础上。邓小平强调,“讲团结,必须贯彻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各级党委必须坚持和健全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制度。党员干部要共同维护坚持党性原则基础上的团结。

  无产阶级政党的团结,是有质量和有原则的团结。毛泽东在领导全党整顿党的作风时,就反对宗派主义以实现党内团结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对内的宗派主义倾向产生排内性,妨碍党内的统一和团结;对外的宗派主义倾向产生排外性,妨碍党团结全国人民的事业。铲除这两方面的祸根,才能使党在团结全党同志和团结全国人民的伟大事业中畅行无阻”。

  一个具有百年光辉历史的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带领人民群众建设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根本的问题是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是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

  二、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的历史传统与现实意义

  中国共产党以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进而凝聚起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艰难险阻和伟大斗争中,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党的团结和统一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原则基础上的,是“为和平民主团结统一而奋斗”的。“由于坚持了正确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并向一切与之相反的错误思想作了胜利的斗争,党才在三个时期中取得了伟大的成绩,达到了今天这样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空前的巩固和统一,发展为今天这样强大的革命力量”。《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党的七大的胜利召开,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的统一和团结。

  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探索。党的八大通过的党章强调,“党的团结和统一,是党的生命,是党的力量的所在。……在党内不容许有违反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原则的行为,不容许有分裂党、进行小组织活动、向党闹独立性、把个人放在党的集体之上的行为”。1957年,毛泽东把党的团结上升为规律加以认识: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人民的团结,这是我们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而要做到这一切没有党的自身团结统一是不可想象的。《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指出,“党的团结,党同人民的团结,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夺取新的胜利的根本保证。只要全党紧密地团结一致,并且同人民群众紧密地团结一致,那么,我们党和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虽然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总的趋势必然会日益兴旺发达”。

  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与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提。安定团结需要加强党的领导、实现党内的团结统一。邓小平指出:“三中全会就要求安定团结,就要求在安定团结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全国人民的最大利益。”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制定《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对于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健全党的民主生活,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增强党的团结奠定了制度基础。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中,向全党提出了“在政治上同中央保持一致”的根本要求,这些重大决策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顺利开局。党的十六大提出党的团结和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明确党和国家的团结统一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党中央制定了中央工作相关制度,规定了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书记处的工作规则,完善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实现了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管理格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执政兴国的历史重任,必须加强全党的团结,加强党同人民的团结,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

  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与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局面。党的十八大强调,团结就是大局,团结就是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党的建设的宽松软及严重破坏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的问题,党中央作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布局,开启了执政党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新征程。党的十九大把党的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的理论成果、实践经验和制度创新写入党章。由此,全党思想统一,首先是对党章认识的统一;全党行动一致,首先是在执行党章上的一致。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坚持以“两个维护”引领全党团结统一,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以统一的意志和行动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三、新时代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的新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并指出:“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前提。党的团结是建立在初心使命和性质宗旨上的,这是全体党员团结统一的思想和政治基础;实现伟大目标的政党需要一个坚强领导核心,这是实现党内团结、民族团结的政治前提。进而言之,党中央制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依据和基础。只有党中央有权威,才能把全党牢固凝聚起来,进而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基础上的思想统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领导人民群众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坚持民主集中制,实现组织统一。民主集中制是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民主集中制在全党的正确贯彻和实施,就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集中全党智慧,体现全党共同意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所在。

  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纪律保证。党的政治纪律是确保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和政治行为方面一致,并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的根本保证。只有政治纪律严明,全党才能在政治上高度统一、行动上步调一致。全体党员干部要把自己的一言一行严格置于党的纪律约束之下,旗帜鲜明地同一切破坏党的团结统一、违反党的纪律、损害党的根本利益的现象作斗争。

  全体党员干部要致力于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党章规定,党员的义务之一就是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要求全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