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2 日下午,武汉市智工职业技术学校报告厅内座无虚席,该校第五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在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特邀语文教研组组长李雪萍老师主讲,围绕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 主题,通过趣味游戏、案例分析、互动问答等形式,为在场学子带来了一场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的心理 “充电课”,帮助大家破解心理困惑、掌握情绪管理技巧。同时,全校同步开展直播课,确保我校3000多名学子,都能够参与本次讲座,为智工学子的心理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PART.01
暖身互动破拘谨 初探“改变”的可能
讲座以一场 “一起来切土豆” 的暖身游戏拉开帷幕。“ 随着指令下达,报告厅内瞬间活跃起来,学子们纷纷抬起双手,动作整齐又带着几分俏皮;当要求 “换另一只大拇指置顶” 时,不少人先是愣了一下,随后笑着调整姿势,有人小声嘀咕 “有点别扭,总想去换回来”。
“其实这个小互动,就像我们面对生活中的习惯或困境 —— 刚开始改变会不适应,但试着坚持,就会发现新的可能。” 游戏结束后,分享者的一句话让现场安静下来。这场轻松的互动,不仅让报告厅内充满欢声笑语,更让学子们在实践中埋下了 “主动调整” 的心理种子。

PART.02
重塑健康认知 读懂“心理健康”的真义
“提到‘健康’,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分享者的提问引发台下小声讨论,“不生病”“身体好” 成为高频答案。“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这一 “四维健康观” 让不少学子露出惊讶的表情。
随后,李老师详细解读了心理健康的八大标准 —— 智力正常、情绪适中、意志健全、人格完整、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良好、身心特征相符,并结合中职生的成长阶段,梳理出中职学生的心理特征。“老师说的就是我!”24 级汽修班的张同学忍不住分享,“我上次技能比赛拿了奖,觉得自己特别厉害;后来实操失误,又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原来这是我们这个阶段的正常表现,瞬间不焦虑了。”

PART.03
掌握情绪“工具箱”学会与情绪“和平共处”
“情绪不好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面对这个问题,台下有人说 “闷在心里”,有人说 “跟人吵架”,还有人说 “疯狂玩手机”。李老师通过案例分析,列出不良情绪的四大危害,让学子们直观感受到 “情绪失控” 的后果。
为了让学子们学会即时调节情绪,现场开展了 “情绪红黄绿灯” 互动游戏随后,分享者进一步讲解了情绪调适的 “三大实用方法”:转移不良情绪可通过改变注意焦点、做感兴趣的事、更换环境实现;合理发泄情绪可选择在适当场合哭泣、向信任的人倾诉、进行剧烈运动或放声歌唱;理智控制情绪则可运用自我安慰、自我激励、心理换位等技巧。“以后再遇到考试紧张,就用‘自我暗示’告诉自己‘我能行’;和同学有矛盾,就试着‘换位思考’,想想他为什么会这么做。”

PART.04
直面成长困惑 找到前行“方向标”
针对中职生常见的成长难题,讲座结合数据与案例展开分析,每一个话题都戳中学子们的 “痛点”,却也给出了切实的破局思路。
学会尊重他人 —— 不拿同学的生理缺陷或难处开玩笑;学会包容他人 —— 发现不喜欢的同学身上的闪光点;学会处理矛盾 —— 矛盾激化时不冲动,善用 “换位思考” 或寻求老师帮助。
PART.05
设立小目标 奔赴 “更棒的自己”
讲座接近尾声时,李老师讲述了哈佛大学关于 “目标对人生影响” 的跟踪调查:有清晰长期目标的人,大多成为社会顶尖人才;有短期目标的人,多处于社会中上层;无目标的人,则多生活在社会底层。这一案例让学子们深受触动,不少人当场说出自己的短期目标 ——“本月掌握一项新的实操技能”“期末成绩提升10分”“每周给爸妈打一次电话”……

最后,现场还开展了 “心理健康自测” ,通过20道题目帮助学子们初步了解自身心理状态。“我A类得分3分,老师说心理很健康,以后会继续保持!”“我B类得分6分,以后会多注意调节压力,不让自己太累。” 学子们互相交流着测试结果,脸上满是收获的喜悦。
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参与学子纷纷表示,这场讲座不仅解答了自己在学习、生活、交往中的困惑,更收获了可操作的心理调节技巧与成长方法。“以前遇到烦心事只会慌,现在知道该怎么应对了。”“感觉心里有了‘主心骨’,以后会更积极地面对学习和生活。”同学们的收获都很大。
武汉市智工职业技术学校将持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系列讲座、一对一心理辅导、主题班会等形式,为学子们搭建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支持平台,助力每一位学子以健康、阳光的心态成长,在职业教育的道路上稳步前行。